
編者按: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個生動教材,能陶冶情操、凈化心靈、啟迪人生。為深入搞好清廉百利建設,豐富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內容,現將《約束是為了飛得更高》和《北極熊是被誰擊倒的?》兩則廉政故事推薦刊發,供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參考,希望能夠從中引發深刻的警醒與思考。
約束是為了飛得更高
有一則公益廣告向我們展示了這樣的畫景: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碧綠的田野上奔跑,手中牽著一根長長的風箏線,隨著她越跑越遠, 風箏越來越高地飛向了藍天,結束時,屏幕上出現了這樣幾個字:“約束是為了飛得更高”。這則廣告令人深思。風箏沒有了引線的約束, 就會隨風墜落。同理,航船沒有了航線的約束就會失去目標,河水沒有堤岸的約束,就會泛濫成災。同樣,人沒有道德、法律、紀律、輿論和社會的約束,就會輕狂。因此,權力失去約束,就會制造罪惡, 滋生腐敗。“高飛之鳥,亡于貪食;深淵之魚,死于誘餌”。論語里有
句老話叫做:思所以危則安矣,思所以亂則治矣,思所以亡則存矣。國家要居安思危,為官也要居官思危。如果在位時,常修為政之德,常思貪欲之害,常懷勵志之心,多點敬畏,少些囂張,多點自律,少點享受,我們就能夠自覺地用身正來成就美德,用清正來獲得認可,用公正來構建和諧,用嚴正來保持名節,用勤政來成就偉業,也就能夠平安地、自由地飛翔,更好地感受天空的蔚藍和陽光的燦爛。從風箏這樣一個故事,啟迪每個領導干部都要自覺接受監督,要有對制度的敬畏感,否則就會走向犯罪的深淵。
北極熊是被誰擊倒的?
北極熊是北極的巨無霸,它以超人的身軀霸占北極而為王,沒有哪種動物是它的對手,其熊爪宛如鐵鉤,熊牙鋒利無比,它的前掌一拍,可以使人的頭顱粉碎,身首分家,可謂力大無窮,沒人敢與它過招較量,它太龐大了,它有超人的體力。北極熊在北極沒有天敵,但它很少是壽終正寢,安享天年的。在茫茫的雪原上,經常
可以看到北極熊倒在血泊之中。是誰把它擊倒的呢?不是別人,正是它自己。
北極熊是一種嗜血動物,它有非常靈敏的嗅覺,不管是熱乎乎的血,還是冷冰冰的血,它老遠就能聞到血的腥味,一旦聞到有 血,就會奮不顧身,拼命的趕來飽餐一頓。當地的愛斯基摩人掌握了這一特性,他們殺死海豹等其他動物后,把它們的血倒進一個容器里,用一把銳器插在血液中央,因為氣溫太低,血液很快凍住 了,銳器就結在血中間,結成一個碩大的冰坨,把冰坨倒在雪原 上。北極熊在好幾公里之外嗅到血腥味,就會迅速趕到,并開始舔舐美味的血冰,舔著舔著,它的舌頭就會在冰天雪地當中漸漸麻 痹,但是無論如何,它也不愿意放棄這樣的美食,當它舔到冰坨的中央部分,銳器扎破了它的舌頭,血冒出來。這時,它的舌頭早已麻木,沒有了感覺,而鼻子卻很靈敏,知道新鮮的血液來了,它就會喝得更加津津有味,它就這樣把自己血管里的血通通吞進了自己的喉嚨里,最后倒地身亡。
這個故事令人震撼,促人警醒。無敵的北極熊因麻痹大意而最終喝的是自己的血,他把自己送進了地獄,它沒能安享天年,它犯了被自己打倒的低級錯誤。透視北極熊不慎而亡的現象,我們反過來看一看人呢。人,同樣也會犯這樣的錯誤。一些人身處一定的位置、掌握著或大或小的權力后,便不能正確對待組織、他人和自 我,便忘乎所以,把黨與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交易的砝碼,摒棄了黨的信仰與宗旨,不擇手段地追逐權力、美色,聚斂財富,從第一次的忐忑不安到多次后的麻木不仁,恣意放縱欲望的閘門,與法紀
的航標漸行漸遠,最終失去的是自己的快樂和幸福,把自身推向地獄,走向自我毀滅。
謹慎駛得萬年船。身處社會之中,每個人都面臨著形形色色的誘惑,而要把持住自己,堅守住道德、法紀的防線,落得頤養天 年、人老而終,實屬不易。而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,則面對的是更多的誘惑和挑戰,所以更要常思貪欲之害,常修為政之德,常懷畏懼之心,自覺抵御誘惑,不超越底線,不碰高壓線,切實做到慎始、慎微、慎獨、慎好、慎權、慎行、慎終,這樣才能保持一種踏實平和的心態,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,去奮力成就一番為國為民的崇高事業。
北極熊這個反面教材,留給我們太多沉重的警醒與思考。
【每期一言】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———春秋《老子·五十一章》
【注譯】生:生育、生養;長:首長;玄:深厚。全句譯意為:生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,推動了萬物而不自以為盡了力,作為萬物的首長而不對它們宰制,這是最深厚崇高的道德。
句意:這實際上是倡導謙虛謹慎的道德品格。老子是教人
們在公心上自知、自謙、自重,不要貪天之功,不要居功自恃,也不要以“長”自居。